摘要:工业化近200年来,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推动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向地球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阻止了太阳的热量从地球上散去,导致温度灾难性的转变,继而造成对地球生态的毁灭性打击。 ...
不过目前让中美晶头痛的是缺工问题,中美晶目前太阳能硅片产能利用率约七、八成,明年拼产能全开,需要再补进至少300人。
2013年光伏需求同样下降的欧洲国家还有比利时、保加利亚、丹麦、法国、希腊、荷兰、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意大利市场的复苏需要依靠净电量计量政策、税收减免、签订电力购买协议的项目以及由商业用户自发自用。
过去的季度需求量波动将被终端市场的稳定所取代,表明欧洲光伏市场已见底回升而现在,这些问题国家已经在逐个解决。总体上看,我国太阳能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然而,大家似乎忘记了一个曾经风光一时的行业光伏产业。光伏发电能并入国家电网,同时也有具体的电价标准,这就加速了光伏产业在我国应用的步伐。
近期,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消息,顺风光电发布公告称以30亿元人民币收购无锡尚德所有股权。为此,国家也做了很多努力:2009年,以特许权招标的方式启动甘肃敦煌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2010年,组织了13个项目、共280兆瓦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2011年,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出台,由于太阳能电站项目一旦建成至少运行25年。光伏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6月中旬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的十条治理措施(以下简称大气治理国十条)。人类有什么理由可以去忽略甚至拒绝它呢?以光伏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在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下,光伏必将大有作为。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本质上是历经上亿年的复杂而漫长的物理化学地质作用将太阳能通过煤、石油、天然气的形式固化在地球上,这个理化环境已经不复存在。
我们也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近两年,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光伏产业发展不协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光伏产品出口受阻,光伏产能出现过剩,光伏企业经营困难。
我国煤炭储量相对丰富,但从中长期来看,能被有效开发利用的煤炭资源量明显不足。工业化近200年来,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推动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向地球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阻止了太阳的热量从地球上散去,导致温度灾难性的转变,继而造成对地球生态的毁灭性打击。面对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都逐渐认识到能源供应方面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逐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从传统的化石能源逐渐转向可再生能源。只要政策到位,打通分布式并网的阻碍,国内产能立马就能被吸纳,供需关系恢复平衡。
太阳能是至今为止地球上可用的最大能量来源,它提供了其他可再生能源不能提供的好处。如果年开采量维持在2.3万亿立方米,则天然气将在80年内枯竭。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光伏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机遇。化石能源的短缺问题,对于人类来说至少还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去应付,可是化石能源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无法回避。
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产能属于治标;推行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属于治本。分布式屋顶系统发电量小,自发自用,不影响电网运行,市场大,恰是欧美鼓励发展方向。
光伏的困难是暂时的,能源的危机是长期的。治标是战术性的短期应急,治本是战略性的长久根除。
只要电网放开并网的闸门,国家简化审批手续,给予适当的度电补贴,产业得救,民众得福,国家得利。扭转大气污染,改善环境民生,成为本届政府的当务之急。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逐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工业经济中的比例,最终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据美国地质局估计,世界煤炭总可采储量大约为8475亿吨据IHS昨日公布的《光伏发电市场需求跟踪》报告显示,虽然诸多业内人士预测2014年光伏装机量高达55GW,但IHS的季度更新数据仍偏于保守,锁定在40-42GW之间。该企业对于明年的预测数值颇有信心。
预计2014年新兴市场光伏新增产能小幅攀升至7.7GW的确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但各个新兴市场之间发展并不平衡,每个地区仍以不同的速率增长。据预测,2014年,针对非住宅项目的FIT补贴费率削幅将达20%。
通过对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分析,我们并不认为明年将出现光伏部件短缺现象,价格亦不会大幅增长。不过可以预见,市场对光伏组件、逆变器以及BOS的需求适度下跌。
针对这一延误事件,METI很可能将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其中包含取消对未建光伏项目的上网电价补贴(FiT)补贴。报告预测,201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很可能将至35GW这与IHS今年3月的预测数据相近。
报告称,中国安装量的显著下滑主要源于缺乏支持走向分布式光伏且远离公共事业级项目的框架。虽然存有诸多风险,报告总结道,我们仍看好2014年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相对高昂的成本、并网的不确定性以及缺乏足够的屋顶空间将对中国2014年的光伏扩张规划造成阻碍。危险水域虽然IHS预测明年光伏装机量增幅达15%,但该企业仍警告称,2014年,光伏产业很可能将遭遇数个险境。
预计明年整个市场呈两位数百分比增长,且诸多企业重返盈利轨道。此外,IHS颇有见底的指出,对于新兴市场的热捧其实为时尚早。
据市场调研公司IHS研究报告预测,201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呈两位数百分比增长,介于介于40-42GW之间。IHS并不认为中国的分布式光伏规模将达8GW,构成目标数值(12GW)的绝大部分这一论点具有可行性。
IHS表示,届时很可能将有部分批准的光伏项目不见天日。日前,日本经济、贸易与产业部(METI)正就为何只有十分之一的批准光伏项目建成一事展开调查。
IHS指出,首先,中国2014年光伏安装量很可能低于目标(12GW),仅为9.5GW。然而,该企业仍鸣枪警告明年光伏产业的发展仍会遭遇数个险境,55GW的预期数值实属过于乐观。值得指出的是,日本政府近期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态度转变很可能会加剧光伏市场中的不稳定性。此外,日本颇具吸引力的FIT补贴政策即将到期,产业弥漫不稳定性疑云。
我们预计2014年的光伏市场规模能够实现40GW,但55GW希望渺茫。不过,这仍预示着明年的光伏产业呈健康发展态势。
就日本光伏市场而言,IHS表示喜忧参半。2013年,新兴市场光伏新增装机量正稳步接近5.4GW并不显著
不过可以预见,市场对光伏组件、逆变器以及BOS的需求适度下跌。IHS指出,首先,中国2014年光伏安装量很可能低于目标(12GW),仅为9.5GW。